茅台元宇宙(茅台巽风)
时间:2023-03-17

2023年1月1日,茅台元宇宙平台APP“巽风”,正式揭开面纱,标志着作为酒水企业的茅台开启了茅台元宇宙数字世界。作为2023年率先上线的元宇宙平台,笔者体验的感受是或许新平台和新技术的运用,内容没有足够做好储备,茅台元宇宙或许有些草率。

从元宇宙产品角度来看“巽风”元宇宙平台,总体给用户的感受还是“粗糙”。像一款游戏一样,用户进到元宇宙场景当中,只需要听从NPC的安排与指引完成一系列任务,获取系统设定的“巽值”。用以增加自己在整个空间的排名,换取最终的数字藏品。如此机械化的完成任务,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在元宇宙世界中的沉浸体验感。

image (17).png

为了优化用户体验,“巽风”上线的五天内就进行了三次更新,明确表示会对画面问题进行调整。在调整后笔者再一次进入到茅台元宇宙世界当中,确实可以感受到“巽风”对用户体验是有用心的。不过对于角色建模、移动等多种元素构成的元宇宙空间,画面与沉浸感都是“巽风”要提升的关键环节。

在消费端,点开“巽风”商城时竟然出现了页面加载不出来的问题,笔者在初次体验时,就因为该问题多次强制退出平台。作为一款涉及到售卖高单价商品为主要用途的元宇宙平台,这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用户体验,很容易造成用户流失。

image (18).png

我们注意到,对于“巽风”平台,有网友表示完成了全部任务也只有2000左右的“巽值”,想要拿到奖励是远远不够的,剩余的“巽值”只能依靠真金白银来购买,据了解所需要的花销将达到5000元左右,这一点也加重了人们对茅台元宇宙“假任务,真卖酒”的质疑。

同时,整个元宇宙空间中开放性的元素并不多见,设定的NPC只形成了单向传播,并没有用户自己可拓展的余地。除了公聊大厅以外没有可以用于社交的场景,与其他用户接触也不会显示对话框。在社交层面上也与主流定义上元宇宙产品有些许出入。

image (19).png

在2022宙斯奖颁奖典礼上,乔志斌再次重提“元宇宙+”的概念,指出元宇宙必然要与其他行业融合,通过赋能“共生”的方式实现场景落地,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量。对于目前的元宇宙空间,与酒类实体商品的兑换还比较割裂,“巽风”还可以做的更好。

新年新气象,布局元宇宙,茅台迈出了行业内领先的一步,但也并非是循规蹈矩的一步。在元宇宙这条路上,茅台开辟了一片“新天地(29.300,0.23,0.79%)”。

无论用户如何反馈,无论元宇宙能否与茅台实现虚实“共生”,“巽风”三日达百万级注册用户的成绩都将成为一份经典的“营销案例”。

image (20).png

茅台元宇宙世界的核心玩法是通过做任务赚取“巽值”,“巽值”高的玩家可以获得茅台元宇宙推出的数字藏品,而数字藏品的核心权益便是可以获得53%vol500ml贵州茅台(1758.710,7.79,0.44%)酒(癸卯兔年)的购买资格。目前“巽值”排行榜的第10000名用户已经达到了3300以上的“巽值”,可见茅台创造了一个多么激烈的竞争环境。

image (21).png

茅台酒在近年的热度一直高居不下,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排队买酒的长龙,茅台在元宇宙平台上首批就放出了20000瓶限定酒品,必然会引起热烈的追捧。

在茅台元宇宙空间中,可以看到奔波在各个任务点的用户们。但这个元宇宙世界并不像大多数同类型产品一样,把“圈钱”写在脸上,可以深切感受到企业在有意传播一些如“拾金不昧”、“吃苦耐劳”的正能量思想。除了买酒,在做任务的同时,让用户感受茅台的文化与历史,从酿酒步骤到品牌文化,一步一步依靠任务的指引,在用户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除了元宇宙平台本身的价值,“茅台+元宇宙”的发展方向也为茅台赚足了噱头,老牌国企和新型产业的融合必定会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,突破性的发展路径吸引的不只是广大的普通用户群体,还包括数不胜数的媒体,将本身需要自己推广的任务完美的转移到各家媒体身上。

茅台元宇宙能从众多同类型企业当中脱颖而出,从产品角度来看,“巽风”的表现达不到现今的成就。茅台作为中国酒行业的前端企业,突出的成就更多的是依靠于自身强大的影响力,这是其他中小型企业难以复制的。

目前,茅台元宇宙依靠的更多是“元宇宙”这个名词所带来的营销噱头,并非数字化技术对于实体经济所带来的降本增效。元宇宙的噱头实打实的为茅台带来了效益与流量,而营销的胜利也可以激励企业在元宇宙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加轻松。

image (22).png

而在1月3日,茅台元宇宙便上线了更多周边消费品和带货其他商品的功能,可见在巨大用户流量涌入的情况之下,茅台似乎更加急于将流量进行商业化变现。从元宇宙酒厂,到变成大型3D网上商城,虽然无法否认茅台取得了商业的成功,但也与其沉浸体验酒文化的初心背道而驰,这不免让人感到唏嘘。

在元宇宙产业轮动发展的时期,各个元宇宙发展方向大放异彩,不可否认,“茅台”作为一家老牌国企,勇于突破创新,值得业界学习。 但是,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,生产力的进步需要务实的奋斗。 只有在内容和影响力“双驾马车”的带动下,才能实现真正的科技降本和高效业务增长。